- · 《热带地理》栏目设置[09/30]
- · 《热带地理》数据库收录[09/30]
- · 《热带地理》收稿方向[09/30]
- · 《热带地理》投稿方式[09/30]
- · 《热带地理》征稿要求[09/30]
- · 《热带地理》刊物宗旨[09/30]
走进国家热带牧草中期备份库 探秘种子驿站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3月23日,在热科院品资所热带牧草基地,工人在大田中收种。 文\海南日报记者 邱江华 图\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 时至万物生,芽蘖由地中。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。顽强坚韧、落地
3月23日,在热科院品资所热带牧草基地,工人在大田中收种。
文\海南日报记者 邱江华 图\海南日报记者 张茂
时至万物生,芽蘖由地中。
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。顽强坚韧、落地生根、破土而出、开枝散叶……对于种子,人类从不缺少赞誉之词。种子对人类农业文明的产生有着决定性的影响,也是人类走到今天不可或缺的一环。以前,种子的作用在“能产粮食、能吃饱饭”。如今,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进步,种子已成为高产稳产高效的核心,种业已成为国际科技竞争的前沿。
我们仰望星空,探索种子奥秘,让小种子迸发大能量,打好种业翻身仗;同时俯身大地,了解一粒种子从枝头到实验室的科研之旅。
科研人员用放大镜对种子进行细挑选,筛选出细小种子,并将坏种子、破损种子和混杂的其他种子挑出丢掉。
斩十余关卡方可入库
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(以下简称热科院品资所)热带牧草基地坐落于儋州市宝岛新村,这里也是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。
沿着基地里百余米长的小路走,可直达国家热带牧草中期(备份)库(以下简称备份库)。十余个竹制的圆形簸箕里装着一袋袋种子,在备份库的大门前铺了满满一片。“这是在晒种。”热科院品资所热带草业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瑜介绍说。
一粒种子,从挂上枝头到被科研人员取下,最后作为优质的科研品种入库保存,要经历多少道程序?如何“大浪淘沙”,精准选出优质种子?神秘的种子库里又是何种风景?在国家热带牧草中期备份库里,我们可以找到答案。
迎着晨光,戴上草帽、穿好水鞋、扛起耙子,热带牧草基地的工人白昌福准备下地收种了。在热带牧草基地呆了近20年,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辗转于寸寸青草间,将成熟的果荚取下收入尼龙网袋中。而后,与妻子符金科择一个好日头,将种子袋摊开,放在簸箕里进行日光晒种,使果荚壳变干。
3月23日,工人白昌福和妻子符金科将种子袋摊开,放在簸箕里,日光晒种,使果荚壳变干。
这是收集种子最前端的工作。看似简单,却考验着人的耐心和细致。“你看这些尼龙袋里,都有一个小纸牌,上面写着种子的编号,这是它们的‘身份密码'。”张瑜说,工人一边采集种子,一边要登记采集的时间、地点、经纬度,种子的最初质量、数量和包装情况等信息都将被录入信息库,进行建档和管理。
日光晒种是热带牧草基地目前最主要的干燥处理方式。“刚采的种子含水量高,如果不及时进行干燥处理,种子很快就会老化。并且种子最终要保存在零下的冷库中,不干燥彻底的话,种子内的水分会形成冰晶导致种子死亡。”张瑜边翻动着簸箕里的尼龙网袋,边解释说。
工人白昌福展示刚采集到的成熟果荚。
此阶段完成后,种子才由“露天大晒场”转移到备份库的实验室里。只见符金科将晒好的种子撒入簸箕中,再用两块砖进行摩擦,以去掉果荚壳。再选择大小合适的筛子,一来一回抖落间,种子纷纷扬扬筛下,果壳、枝叶等较大杂质则被留在了筛中,之后丢弃。
到这一步,还不够!接着进行粗挑选,将混杂在种子里的小枝叶、土块等肉眼可见的杂质挑出。再进行细挑选,借助放大镜,将坏种子、破损种子和混杂的其他种子挑出。经过筛选的种子被装入透明封口袋里。至此,前期的清选工作才算完成,得到的是饱满而纯净的种子。
在种子中期备份库,科研人员寻找库位号,严格确保和标签上的号一一对应,方便后期拿取。
为什么要筛选种子?保存、研究种子有何价值?热科院品资所热带草业研究中心主任郇恒福说,热带牧草种质资源是热带作物种质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,蕴藏着丰富的遗传基因,是筛选、培育优良品种的素材和基因源。
计算千粒重、发芽率测定、再次彻底干燥处理、水分测定……累计十余道“关卡”,只有全部过关的种子,才算是有效种子,这也是最终能进入冷库保存的种子。
29科280属759种份,这是截至目前该备份库已经收集到的牧草种质资源。其中,种子入库保存共16科245属623种9980份,上交入国家库保存热带牧草种质材料3677份。库(圃)结合的热带牧草种质资源保存体系构建完成。
文章来源:《热带地理》 网址: http://www.rddlzz.cn/zonghexinwen/2021/0413/642.html